COROLLA FLEET

汽車討論區 - [分享]重心≠重量,MR公認完美!

l20000228 - 星期五 九月 02, 2011 11:39 am
文章主題: [分享]重心≠重量,MR公認完美!
一輛車的引擎要擺放在前面、中間或是後面,有著相當多的考量,成本、空間、傳動系統的對應都需精細思考,講究車室空間與降低成本的房車,自然適合FF設計,而決定採用前輪驅動之後,當然不可能大費周章地將引擎移至後方,至於追求運動性的跑車,自然無需顧慮空間與成本,可採中置引擎設計。

驅動方式除MR、AWD、FR與FF之外,還可係分中置引擎+AWD系統、後引擎+後置AWD系統與RR後置後驅,這些各種不同的設計,對於車輛動態都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反應。但其MR、AWD、FR三種驅動模式的差異,就以包含引擎位置與傳動設計的差異,例如MR與FR在同樣後輪驅動的狀況下,將完全呈現引擎位置差異所帶來的影響;前置引擎、四驅底盤的lmpreza STi,又可與FR設定的135i交叉對照,在引擎同置於前方的設計下,四輪驅動與後驅設定又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反應,在接下來,將藉由理論與實際試駕交錯呈現!

動力系統是全車重量最重要的元件,擺放位置的差異,絕對會影響操控特性,甚至可說是攸關操控好壞的關鍵!而前後配重的影響,反道只是眾多配角因素的其中之一!
舉例來說,大家都明白FF結構的重心偏向前軸,加上前輪需同時負責轉向與傳輸動力,因此並非追求優異運動性的理想設計,而如果將FF車輛的後軸加重,令其達到50:50前後配重,並不會提升FF車輛的操控能力,因為前軸荷重降低,前軸更容易因「壓不住」而失去循跡性!至於FR車款,由於傳輸動力由後輪負責,降低了前輪的工作量,也降低前輪對於荷重的需求量,而也由於前置引擎、後輪驅動的設計平均分攤機械結構位置,因此FR設計要達成50:50的前後配重並不難,但50:50並不是讓FR車款操控出色的關鍵原因,否則F1便會改採FR設計了!
所以高階塞車的結構位置就可以明白,中置引擎是追求操控的優秀選擇,而雖然MR架構的引瑩居於後軸之前,但變速箱向後延伸至於後軸之上,因此整體配重偏後方,這也間接印證50:50配重並非操控仙丹!前段文有提到FF架構不需要刻意達成50:50配重,因為前軸需要多一些重量壓住,而換成後輪傳動也是一樣,多一點重量壓住,也能獲得多一點的循跡性,而MR設計可說是天生如此,同時也可以在延伸置至RR配置,911在賽場上之所以厲害不無道理,只是引擎擺在後方對於車身線條會有諸多限制,且狹窄的空間也影響到動力系統的安排與配置。

Boxster S(絕佳的貼地性)Boxster S前後配重大約為46:54,以MR而言已屬相當平均,並無重心偏後的駕駛感,而這也讓Boxster S有容易上手的特點、lmpreza STi(全天候無懼勇者)與二驅對手纏鬥遇見雨天是lmpreza STi最高興之事,AWD底盤的安穩特性將表露無遺,這也是四驅系統最迷人之處、BMW 135i(渾身散發熱情)FR結構要達成50:50的車身配重並不難,但平均配重卻不是重要條件,這點是必須與大家倡導的觀念,三輛車各有自我性格與特質,沒有任何相似之處,但卻都是同級裡的性能佼佼者,一上車,就有一種讓人向前衝、無法停下步伐的魔力!

911的RR配置一直在車壇特立獨行,其實某種程度可將RR與MR視為相同,911前軸配重約在接近40%,而多數MR車款的前軸配重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,配重相仿、引擎位置也極為接近,這就是911能縱橫賽場的關鍵!

R35 GT-R的動力系統位置配置試車壇少見作品,採前置引擎+AWD系統,但卻將變速箱置於後軸,使得引擎出力須藉由第一根傳動軸後送至變速箱,再由另一根往前送至前輪,雖然複雜,但卻達到GT-R欲追求的配重。

當動力超過一訂程度後,採用後輪驅動是必然做法(當然也可以選擇AWD),讓驅動輪與轉向輪各自運作,避免前輪須同時轉向與驅動,造成均衡性失調的問題!

FF架構是車壇設計主流,因佔去空間的程度最少,同時也能降低成本,而在性能發面,其時只要遵守300hp門檻,FF操控表現絕對有看頭,其他驅動形式不一定有贏面!

四輪驅動可以有效降低打滑問題,但也會改變操控特性,如何抉擇端看設計理念而定,不無絕對優劣之分!

由於MR架構相當佔用車是空間,因此只有追求性能的純種跑車會採用,頂尖領域的賽車更是清一色MR設計,通常MR設計並無法達到均衡配重,重心會偏向後軸,換句話說,車身配重是否達到50:50,並非達到極致操控的要點!

重心略偏後才是完美
車輛在轉向時,若我們從上方俯視,後輪就好比定點圓心(雖然實際上會移動),前輪則像是圓規畫出的圓周,而只要後軸愈穩定,車輛就能獲得更強的迴旋性,也就是操控愈出色!提升輪胎抓地力、強化必震器都只是治標方式,根本做法是由車身配置著手,假使後方重心多一點,便有助於提升後軸穩定性,這點對於後輪驅動車款頗為重要,也是MR設計之所以成為性能指標的關鍵點!置於若是FF車款,結構特性會讓前軸多一些配重,而這些配重俏巧能壓住前輪,獲得更理想的循跡性,而以上兩點理論其實是相同的!
志明 - 星期六 十二月 29, 2012 10:00 am
文章主題:
感謝分享~
相當寶貴的資訊 很高興
Mick - 星期六 十二月 29, 2012 2:36 pm
文章主題:
看完了, 謝謝分享~
TURBO - 星期六 十二月 29, 2012 3:59 pm
文章主題:
看完分析收獲良多<感謝大大分享> 微笑
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(GMT + 8 小時)
Powered by phpBB 2.0.6 © 2001 phpBB Gro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