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ry K. C. Liao 寫到:
請問各位大大
91年的LLA 原廠的輪框是175/70/13對吧
那請問ET值多少呢? 幾J?
如果換上185/55/15, 然後輪框是ET值38, 6.5J
這樣子會磨到嗎?
千萬感激!!
175/70/R13
13 吋的框, 直徑是 330.2mm, 175/70 的胎壁高(兩邊加總)是 245mm,
所以整顆輪子的直徑是 303.2mm + 245mm = 575.2mm
185/55/R15
15 吋的框, 直徑是 381.0mm, 185/55 的胎壁高 (兩邊加總)是 203.5mm
所以整顆輪子的直徑是 381.0mm + 203.5mm = 584.5mm
兩顆輪胎比較起來, 185/55/R15 比 175/70/R13 大了 9.3mm,
對車高的影響就是 9.3mm / 2 = 4.65mm
(請想像一下這個長度或高度, 也可以用兩根手指頭模擬比較一下)
對於原車輪弧裡的空間來說, 其實是挺微乎其微的.
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就是 15" 輪框的 ET38 與 6.5J 的問題了.
原廠車的輪子配比多半都會從鈑金寬度再往內縮上許多,
而原車的框 E/T 值多半在 42 甚至 45 左右,
如果你現在要用的框 E/T 在 38 左右, 就是比原車的要往外擴上 4 ~ 7mm 左右,
你可以看看你現在使用 175/70/R13 的框的狀況之下,
往輪弧鈑金的位置, 是否還有這樣的空間可以使用?
(記得要確認的是 "輪弧裡面的空間", 不是鈑金側, 因為輪弧裡面都還有塑膠擋泥板).
再來就是 6.5J 的問題了. 175/70/R13 的框, 我記得 J 數應該是 5.5J 吧
不然也不會超過 6.0J,
因為原廠量產時為了要降低成本, 能用比較小的, 他們絕不會用大一號的.
社會現實呀
J 數的計算我就不是很瞭了, 反正就是和胎寬有關係就對了.
瞭解了以上的各個數據的意義和影響之後,
接下來看看大家使用上的經驗吧
其實 175/70/R13 最常升級上去的, 是使用 195/50/R15,
因為 195/50/R15 的總直徑是 576.0mm,
和 175/70/R13 的 575.2mm 只大了 0.8mm (請想像一下這個厚度...)
這個厚度甚至於只是胎塊厚度的 20% 不到吧.
所以是最恰當的.
所以使用 195/50/R15 的車主,
多半沒有太多啥磨到避震器 (縮太內側), 或磨輪弧 (擴太外側) 的問題.
至於 E/T 值的影響嘛, 我覺得升級上 15" 的話,
E/T 值在 38 ~ 42 之間都是很 OK 的,
就算會磨到, 多半只要在 Camber 與 Toe 角度上面稍做調整,
其實都能夠讓 195/50/R15 的規格很自在的運用在原車上.
最後, 要提醒的是,
一般車輛換了規格不同的輪胎 (特別是加寬或直徑加大) 之後,
會產生磨到的現象, 除了上述的幾個變數之外,
其實很常發現的原因, 就是避震器的彈簧或阻尼已經衰退,
所以換上加大規格的輪胎之後, 車體與輪胎之間的空間就被壓縮得很一拜了.
如果再加上稍大的荷重 (後軸載人或重物), 轉彎用力一點 (車身側傾),
或是遇到較大的路面起伏,
此時輪胎會去磨到車體或避震器的情形就會發生.
所以, 釐清去磨到的原因, 是解決磨到很重要的作業,
一定要搞清楚.
歡迎來到 CF.